会议专题

数字技术与地面重大考证发现结合弄清多代长城遗址是搞好数字化监测保护的前提

数字技术与地面诸多重大考察发现结合起来,弄清中国历代长城真正遗址走向遗存状况,是搞好数字化长城监测保护前提,目前,长城文化研究整体水平极低,甚至将中东部多代长城大都给丢失或搞错,使长城诠释标画处于极度舛错混乱中,如将燕秦汉三代长城无记载遗址就给”推断”到沈阳北阜新、开原、桓仁至鸭绿江.经京津唐秦通往辽东燕秦长城被误标画到围场一线汉长城上,导致中国东部多代长城大混乱错位,以致将山海关以西燕、秦长城误说成北齐长城;北齐长城误说成”明初老边”;将山海关以东燕长城全部丢失;将三山、小虹螺山一线秦长城和丹东虎山燕长城都误说成”明代辽东边墙”;将”明长城东起山海关”给误改为”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还将中部雁门关、宁武关一线战国赵长城给误标画到大同北面,与史志记载也不相符!清水河县”大边”秦长城,左云县北部汉长城也被丢失.北魏、北齐、北周、隋长城等也大都模糊不清…….笔者经23年来大规模研究考证,已查清中国东部多代古长城.其中很多地段已模糊不清,很难被遥感等数字技术观测出来,需要有地面考证相指引配合,才能比较顺利地搞清这些最古老长城的遗址走向,以便进行数字化监测保护.

长城遗址 资源保护 数字技术 地面考证

李亚忠

河北省燕赵文化研究会 戚继光专业委员会 秦皇岛市昌黎韩愈研究会 山海关区文物局

国内会议

遥感技术在长城保护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78-183

2014-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