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佤族干栏式建筑木构架体系演变研究--以沧源翁丁大寨为例

沧源翁丁大寨是中国现存保护最完好的佤族原始部落,对研究佤族干栏式建筑的演变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测绘当地干栏式民居和走访工匠等方法,研究翁丁佤族干栏式建筑构架体系演变过程,得出了佤族干栏式建筑在傣、汉、白族等文化影响下已发生改变的结论,并引发了对传统建造体系继承的思考.为研究木构体系的演变对翁丁民居进行分类。并把现存最原始的称为“传统式”,包括谷仓、地棚式和旧大柱式。在阿尔多罗西的类型学中把这类建筑称为“原型”,其他建筑类型如大梁式、新大柱式都是从原型中演变而来的。只有从佤族根本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入手,才能在民居改造和提升过程中做到既继承了优良传统,又摒弃了不足,从而让佤族传统地方建造体系得以长远发展。

干栏式民居 木构架体系 建筑文化

周琦 唐黎洲

昆明理工大学

国内会议

第二十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289-293

2014-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