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香蕉产地初加工技术分类、集成及模式评价

香蕉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第二大宗水果、及世界贸易量第一的鲜果,也是我国的第五大水果,但却是我国唯一贸易逆差的大宗水果,在国内香蕉增产的情况下,我国香蕉进口比例仍然保持上涨,同时我国香蕉损失量近100万吨,如可以实现香蕉产地加工减损一半,即可实现我国香蕉国内市场供给的完全独立.本文基于对我国香蕉主产区历时三年的全面调研结果,分类整理了我国香蕉产地初加工的全程技术、集成了四大类主要技术,并对其进行评价:针对不同产地组织模式进行集成技术匹配,同时对现有主流香蕉产地组织模式进行了评价.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香蕉产业减损和良性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香蕉 初加工技术 产地组织模式 评价体系

徐贞贞 廖小军 任鹏燕 赵靓 孙洁 沈谨 朱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3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125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4-51

2013-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