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残疾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2004年,笔者对“阶段变化量表”进行了标准化,并以大学生和高校教师为对象进行了前期研究。而残疾人作为一类特殊人群,国内目前尚无运用阶段变化模型进行的研究结果发表。国外的少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理解残疾人的体育锻炼行为有益,且具有良好的内、外部效度。基于前期研究结果,本研究假设:(1)针对听力残疾学生进行修订后的《阶段变化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阶段变化模型中所包含的各心理决定因素随听力残疾学生锻炼行为变化阶段的上升而表现出上升趋势(其中锻炼弊端因素表现出下降趋势)。经重测信度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听力学生《阶段变化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经验证性因素分析,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听力学生对体育锻炼存在一定的不认同和认同偏差,造成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是:残疾人体育设施的严重不足所导致的体育实践不足和对自身残疾认同感的不足所导致的自我评价偏差。本研究中听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略好于全国水平。但坚持规律性锻炼听力学生的比例与国外研究结果尚存在极大差异。阶段变化模型主要构成因素中的锻炼收益、自我效能和变化过程三因素的均值随听力学生所处锻炼阶段的上升呈现出了上升趋势,与研究假设相一致。锻炼弊端因素没有表现出这一变化趋势,这可能与其构成,及随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有关。本研究为阶段变化模型在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尝试,部分研究结果与以正常人群为对象所得结果间存在的差异,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听力残疾学生 体育锻炼 心理分析
司琦 刘海群 Cardinal B 卢燕飞 黄康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49-155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