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F11级三级跳远运动员李端跳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本文对2004年、2008年两届残奥会男子F11级三级跳远冠军,我国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李端的三级跳远中跳跃阶段起跳技术进行分析,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李端的三级跳远技术及为我国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训练,提供运动学依据和参考。李端在跳跃起跳腿着地瞬间躯干前倾角较大、膝角较小,这与跳跃阶段水平速度较小、起跳腿力量较弱有关。在训练中,应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助跑及跳跃阶段的速度。李端在跳跃起跳腿缓冲阶段髋角缓冲幅度较小,主要是由于腿部力量弱。在训练中,要加强与专项有关的力量素质训练。李端在跳跃起跳腿离地瞬间,膝角、起跳角、分腿角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均较小,说明李端下肢肌群的爆发力不强、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不够积极。在训练中应加强腿部快速收缩能力、弱腿的跳跃能力及起跳腿蹬地与摆腿之间的配合。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相比,李端在跳跃起跳腿缓冲阶段时间较长,主要是着地瞬间起跳腿摆动慢且摆动不积极,腿部肌肉力量差所致。在训练中应强化缓冲阶段的支撑腿退让性工作能力,和蹬伸阶段快速蹬伸能力的训练,加强李端对着地缓冲时间和起跳蹬伸时间的掌控能力。
盲人 三级跳远 跳跃技术 运动学分析
罗春林 代宝奇
哈尔滨体育学院 营口大学园管委会体育教研组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84-288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