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藏象理论基础研究的回顾与若干建议
”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原文提出了各个脏腑的阴刚属性、主要功能、所对应的五体、五华和四时,是藏象理论的雏形.历代医家采用哲学思辨、广泛联系和临床验证等方法,对藏象理论不断地挖掘和发展,使其形成理论体系,并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藏象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医生理、病理得基本观点,对预防、诊断、治疗等各科皆具有指导意义,是中医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现对于藏象的最基本认识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想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研究亦主要围绕内脏与其外应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人与自然相通应等方面来进行.现代中医学者对藏象理论进行了多角度,多方向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创建了中医藏象学学科,然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藏象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即发生学研究、实验研究、数学研究以及基于临床的藏象学研究,分析了验证性实验研究居多、中西医术语的混淆等藏象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如加强临床工作者的理论回归与抽提,探索经络与藏象研究相结合,加强对古典医籍的继承等,以期为研究者所参考,而对未来藏象基础研究有所助益.
中医学 藏象理论体系 学科建设 临床应用
孟静岩 王邈
天津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陕西咸阳
中文
10-12
2011-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