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历史源流和发展
运用传统文献整理方法,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渊源加以梳理,探讨其理论历史源流和发展,指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从古老的《黄帝内经》开始,经历了这个几个发展阶段:秦汉时期,“肺与大肠相表里”初现雏形;隋唐时期,“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渐进发展;宋金元时期,“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趋于完善;直至明清时期,“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日臻成熟,在肺系疾病和肠系疾病等多病种中得以广泛应用。此后,仍有不少医家作了补充和发挥,使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及应用日臻丰富。今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研究,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着重阐明肺和大肠的功能,发掘其治法规律,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研究提高到新的层次.
中医理论 历史进程 功能分析 临床应用
王键 郜峦 邓勇
安徽中医学院中因临床学院 安徽合肥230038
国内会议
陕西咸阳
中文
33-39
2011-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