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昆明小鼠抑郁动物模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和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作为昆明小鼠抑郁动物模型的相关性. 方法: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先后进行TST和FST,摄像系统分别记录6 min内的行为变化,实验间隔1周,实验参数如下:首次出现不动状态潜伏期(Latence)和不动状态持续时间百分率(Immobility%);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一致性检验和生存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①因子分析提示,FST与TST参数分别反映了FST与TST两个不同抑郁纬度;②聚类分析提示,Latence参数反映了抗抑郁状态,Immobility%反映了抑郁状态;经过适当数据转换后,FST与TST参数分别反映了FST与TST两个不同抑郁维度.③相关分析提示,FST与TST参数组内具有较好相关性,而组间Latence参数相关性尚可.④ICC统计参数提示,FST与TST参数评价抑郁情绪一致性均较差;Kappa统计参数提示,Latence参数可作为FST与TST评价抑郁情绪一致性的稳定参数.⑤生存分析提示,FST与TST之Latence参数半数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FST与TST实验操作对实验动物首次产生抑郁行为的效力不同,且FST<TST. 结论:FST与TST参数反映了FST与TST两个不同抑郁维度,两者具有不同的结构维度(即生物学机制不同);Latenee是FST与TST评价抑郁情绪一致性及首次产生抑郁行为效力的稳定参数;FST与TST联合组成”行为组学”进行抗抑郁药物评价时,应注意动物模型异质性以及实验动物不同种属问题;”抗抑郁决策树”是进行抗抑郁药物药理机制研究时值得借鉴和参照的方法.

抑郁 强迫游泳实验 悬尾实验 结构维度

孙世光 魏盛 孙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经典理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陕西咸阳

中文

307-312

2011-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