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撬拨支架的改进及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目的:根据传统中医治疗骨折的动静结合原则,结合现代生物力学理论,改进原跟骨撬拨支架的设计,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进一步临床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动物足标本16只,从踝关节以上15cm处截下,随机取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标本垂直放于电子万能试验机台上,分级加载,制造Essex-Lopresti关节塌陷型跟骨骨折.将造模成功的10只标本分为两组,5只用跟骨撬拨支架固定,作为治疗组,5只用原跟骨撬拨支架固定,作为对照组.分别用200N力牵拉跟腱、胫骨前后肌、及腓骨长断肌,使足踝部被动屈伸和内外翻,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足踝活动对固定效果的影响.将三组标本垂直放于试验机加载台上加裁,每次增加600N,加栽速率为1.5mm/min,描记位移-载荷曲线.记录屈服裁荷、屈服时足部纵向位移,最大裁荷、足部最大纵向位移,生理裁荷下足部整体纵向位移.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足踝部活动对固定效果无影响,骨折无明显移位,其力学性能可满足正常足的生理活动要求.治疗组和对照组载荷-位移曲线开始时均按一定斜率呈线性升高,达到屈服载荷后呈非线性增加,直至标本和固定破坏.治疗组曲线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曲线最低.最大载荷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足部纵向最大位移治疗组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与另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屈服载荷和屈服时位移三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正常组和治疗组在生理载荷600N作用下的足部纵向位移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生理载荷下位移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新跟骨撬拨支架能够纠正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增宽、高度减低移位,恢复塌陷的关节面、Bhler”s角,维持足弓,既有整复又有固定功能,完全能满足足部生理活动的需要,其生物力学性能优于原跟骨撬拨支架.
骨折 跟骨撬拨支架 生物力学 临床应用
刘保健 张乾军 刘召勇 张洁 刘建军 宁学乾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甘肃中医学院
国内会议
甘肃白银
中文
15-21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