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术病人的情志护理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情志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人体脏腑的变化,《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情志护理是一种心理疗法,系根据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文化层次也逐步提高,心理需求也多;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把更多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的生活质量上,因此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学好西医知识外,还要不断学习祖国医学,以提高护理质量。
手术患者 中医理论 情志护理 质量控制
魏万霞
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730020
国内会议
甘肃白银
中文
521-522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