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临证举隅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组成,是治疗中风之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其作用主要包括补气,活血,通络,《医林改错》卷下:”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遗尿不禁.”本方原为治中风后遗症而设,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大为扩展.笔者将此方剂加减运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肩周炎,2型糖尿病,眩晕等疾病,补阳还五汤乃补气活血通络之剂,上述病案,病虽各异,但证同属气虚血痛所致,病机颇为相似,从而异病同治,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均能获效。本方在临床应用中只要掌握“气虚”与“络癖”的证候特点,随症加减,均能获得满意效果。这也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与异病同治的特点。
补阳还五汤 辨证论治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张立主 张建栋
临泽中医院 734200
国内会议
甘肃白银
中文
642-643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