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黄帝内经》心得--对”治未病”的理解--全社会共同行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治未病”词语见于《黄帝内经》,首见于《素同·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疾病发生就是要保持良好的体质条件,使机体免受各种致病因素的干扰。“治未病”以中医体质学说为基础,从健康指导、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终生引导和干预,全面普及健康知识,激发人群健康潜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率,对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治未病”是促进健康、提高卫生保障效益的重要途径。当前“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实施,让人民群众少生病、晚生病或不生病,生病后及时救治或促进康复,对减轻群众和社会医疗负担,有效缓解医疗卫生供需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第三,“治未病”是做好中医药工作,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治未病”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理念共同构成了中医药基础理论体系。大力倡导“治未病”,本身就是弘扬中医药基本理念,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弘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对实现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中医学 《黄帝内经》 治未病思想 生活质量
王治中 安永东 杨英 王芳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甘肃白银
中文
730-733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