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牛生长抑素基因PCR-SSCP多态性及其与中国黄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基因在秦川牛、鲁西牛、鲁杂牛、南阳牛、夏南牛和郏县红牛六个品种牛上的多态性及其与各品种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生长抑素基因作为侯选基因,利用PCR-SSCP技术对中国六个品种牛共计669个个体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并统计分析了该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各品种牛生长性状的关系.结果:在生长抑素基因的第126个碱基处找到一处多态,除秦川牛和鲁西与西门塔尔的杂种牛(LS)有GG和AG两种基因型外,其他四个品种牛中均存在AA、AG、GG三种基因型;运用卡方检验模型对六个群体牛中等位基因A/G的频率、基因型频率、多态信息含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实验群体在这一位点上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该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G等位基因频率和多态信息含量在六个群体牛中分别在0.0538到0.2188、0.7812到0.9462和0.0966到0.2834范围内波动.我们对生长抑素基因的多态性与六个群体牛中的8个生长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该位点对669个个体中的某些生长性状指标具有显著影响.24月龄秦川牛群体中,在体斜长、腰角宽和坐骨端宽上,GG型个体均高于AG型个体,差异显著(P<0.05);12月龄鲁西牛群体中,在体斜长上GG型个体均高于AA型个体,差异显著(P<0.05);12月龄鲁杂牛牛群体中,在体斜长和体高上,AG型个体均高于AA型个体,差异显著(P<0.05).其他群体各基因型个体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生长抑素基因可能与鲁西牛和鲁杂牛生长性状有密切的相关性,可作为秦川牛、鲁西牛和鲁杂牛生长性状的侯选基因.

牛 生长抑素基因 基因多态性 生长性状 聚合酶链反应

高丽 昝林森 薛梅 焦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国内会议

2011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

陕西杨凌

中文

183-190

201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