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中医皮肤病诊断中应用展望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中医舌诊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中医皮肤病的诊断很多的时候也是靠着对病变部位的观察,尤其皮肤表面的颜色、形态等特征的信息采集。长期以来,皮肤科的医师们一直靠着双眼来鉴别和诊断皮肤疾病,主观意识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严重影响了皮肤专业的客观化发展。鉴于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采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工具应用于皮肤病的诊断将成为皮肤专业客观化研究的必由之路。数码摄像技术的发展,为直接获取数字图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卫保国等选用KodakDC260数码相机,图像解析度1536×1024。光源为两只Osram全光谱的L18/72BioluxD6500光源,有极佳的显色性,显色指数Ra=96,色温为6500K;照明几何条件为45/0;并选用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托架,全方位控制相机及其相关设备。在数码摄影、图像前处理、图像分割等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数码相机作为工具采集病变皮肤信息,运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图像处理,最终进行病变皮肤的损伤程度评价,继而为临床医师进行疾病的治疗提供客观科学的诊断信息。将计算机技术引入中医,是中医客观化发展的一条很好的道路。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引入皮肤病的诊断过程中,是一种可行性非常高的科研之路,可以预见,必然会取得可喜的成果,将会是中医皮肤病诊断研究中的一座里程碑,将会是中医皮肤病诊治发展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皮肤病 中医舌诊 计算机图像处理 临床应用
李雪荣
山东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270-273
2011-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