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跨界断面水质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随着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域跨区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省际间、地区间水事纠纷接连不断,严重影响了流域下游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流域上游为了保护水质而丧失了发展的机会,因此为了保证流域上下游间的和谐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全国流域跨界水质目标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通过分析建立基于跨界断面水质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紧迫性,并解析了目前地方开展的流域跨界断面水质生态补偿实践,提出了我国基于跨界断面水质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安排,并给出了行动建议,以期有效指导地方实践.目前,一些地方己开始大胆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开展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部分省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但纵观这些试点,与建立稳定长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还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和科学的技术方法指导。因此,为有效促进流域跨界水质达标和流域上下游可持续发展,建立基于跨界断面水质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恰逢其时。其基本思路是在建立和完善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目标考核体系基础上,通过确立跨界断面水质目标绩效评价体系,根据上下游出境断面的水质达标状况、水污染治理成本、水生态价值和发展机会收益,强化流域水质目标考核行政和经济“双重”约束机制,建立水质超标“罚款赔偿”和水质达标“奖励补偿”机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思路,国家层面积极营造建立基于跨界断面水质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良好氛围并给出总体思路,同时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凝炼国家重点流域跨界断面水质生态补偿的技术导则。其中基于跨界断面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及生态补偿实施机制(包括水质监测机制、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机制、流域生态补偿的仲裁与协商机制等)将是研究的重点和实践难点,需在实践基础上不断突破。而加快立法进程,则是保障基于跨界断面水质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中之重。

环境管理 流域生态补偿 跨界断面水质 机制设计

张惠远 王金南 刘桂环 田仁生 文一惠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100012

国内会议

中国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

南京

中文

201-209

2010-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