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在2014-2015年,本实验室对华东部分地区分离到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以探究在这一地区H5N1亚型禽流感的流行趋势,为国内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的信息.自2014年9月,在华东地区采集棉试子2513份,共分离到29株H5NI亚型AIV,分离率为1.15%。其中26份来自于鸡,2份来源于鸭,1份来源于鸽子。HA序列测定与分析表明,29株H5Nl病毒裂解位点均为PQRERRRKR↓GLF,有多个碱性氨基酸的插入,符合HPAIVs的特征。遗传进化树表明其全部属于clade2.3.2.lc分支,而当前防控该分支的Re-6疫苗属于clade2.3.2.1b分支,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距离。与2013年分离到的clade2.3.2.1c分支毒株比较发现,这29株H5N1亚型AIV的HA序列中,27株均出现了L75W、T801、A93V、D95G、L133M、N144K、D158N、N159D、A160T、G167D、I178V、E188K、T1921、K193T、I285V氨基酸位点的改变;其中144、158和160位氨基酸的突变,导致144-147位糖基化位点缺失,158-161位新增;蛋白受体结合位点的分析显示,29株病毒HA基因的226位氨基酸均为谷氨酸(Q)、228位均为甘氨酸(G),倾向于识别嗜禽的α2,3-唾液酸受体。HI试验表明,与2013年毒株相比,Re-6抗血清对clade2.3.2.1c分支毒株的中和能力明显下降;免疫保护试验显示,攻毒后3d在口腔和泄殖腔中即可检测到显著排毒,说明Re-6疫苗对该分支病毒所引发疫病的保护性不强。因此,推测clade2.3.2.1c分支H5NI亚型AIV发生了较为显著的抗原性变异,有潜在大流行的风险,故开发与当前流行株对应的疫苗显得尤为重要。
家禽 禽流感 病毒株 基因测序 流行病学
刘开拓 胡娇 李娟 高如一 孙文琪 刘秀梵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扬州 225009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30-31
2015-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