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感染雏鸡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为全面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引起雏鸡多个器官组织病理损伤情况,本研究对IBV M41株人工感染SPF雏鸡后不同时间的气管、肺脏、肾脏、哈德氏腺、胸腺、法氏囊、脾脏、肝脏、胰腺和十二指肠进行病理组织学变化观察,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气管和肾脏中IBV病毒载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IBV M41株主要侵害鸡呼吸器官气管和肺脏,分别在感染后第1d和第3d开始出现病变并持续2-3周.肾脏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变性和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从第5d持续到第28d.感染后第5d,免疫器官哈德氏腺、胸腺和法氏囊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其中哈德氏腺最严重.感染后第3-21d,脾脏白髓面积增大,局部出现少量异嗜性细胞,病变轻微.感染5d后,肝脏、胰腺和十二指肠先后出现轻度细胞变性,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持续到第28d.感染后第1d至第11d气管和肾脏病毒载量维持较高水平,分别在第5d和第3d达到峰值,气管病毒载量较肾脏高.本研究结果表明,IBV M41主要侵害鸡呼吸系统,对泌尿、免疫和消化系统也有亲嗜性;不同器官组织损伤程度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气管和肾脏的IBV病毒载量与组织损伤存在相关性.本研究首次对IBV M41感染雏鸡进行系统的组织病理学观察,为了解疾病发展过程、IBV致病机理和病理学诊断提供很好的参考作用.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毒感染 组织病理学
戴锦龙 磨美兰 曹艳杰 李和鸣 韦英益 张丽华 何怡宁 谢智文 韦天超 韦平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29-137
2015-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