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禽坦布苏病毒感染诱导的鸭RLRs和IFNs表达分析

禽坦布苏病毒(Avian tembusu virus,ATV)是2010年开始在我国流行,引起产蛋鸭产蛋骤降的新发病毒,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测定麻鸭感染ATV后各组织脏器中干扰素(IFN-α和IFN-γ)和RIG-1样受体(RIG-1和MDA-5)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测定结果表明,鸭感染ATV后,两种RIG-1样受体在7种脏器中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5),表达峰值出现在病毒感染后24h.非淋巴类脏器(肝、肺、肾和卵巢)上两种RIG-1样受体各时间的表达量均要高于淋巴类脏器(胸腺、脾和法氏囊)中的表达量.病毒感染后6h,卵巢上两种干扰素的mRNA表达量最早达到高峰,这表明在禽坦布苏病毒感染过程中,最早在卵巢激发了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应答反应,这提示卵巢是病毒进入机体后首先的攻击靶器官,这与鸭感染该病毒的临床剖检特征相符.

鸭 禽坦布苏病毒 模式识别受体 干扰素

傅光华 陈翠腾 黄瑜

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350013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工作者会议

天津

中文

228-229

2015-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