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N-PCR与MLST法检测和分析市售鸡肉中的空肠弯曲菌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人类细菌性腹泻的主要人兽共患病原菌,其中鸡肉污染导致的食源性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原因.为了调查湖北地区鸡肉制品的空肠弯曲菌污染情况,本研究运用最可能数法(MPN)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结合,即MPN-PCR方法,对市场采集的128份鸡肉进行了空肠弯曲菌的定量检测.通过将匀浆处理后的鸡肉进行10倍倍比稀释,每个梯度取3份样品平行增菌培养,并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hipO基因检测阳性增菌管数,最终查阅MPN表获得鸡肉中污染菌数的MPN值.结果显示阳性检出率为18.75%,其中鲜鸡肉检出率为28.26% (13/46),冻鸡肉检出率为13.41% (11/82),含菌量范围为3.6-92MPN/g.对24株分离菌株的7个看家基因(aspA、gltA、pgm、uncA、glyA、glnA和tkt)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共获得19个ST型,包括11个新的ST型,分属于7个克隆群,其中4株分离菌株属于ST353,5株分离株属于ST464克隆群,为分离率最高的克隆群,而ST353克隆群为人腹泻病人中报道较多的克隆群,显示鸡肉中分离的空肠弯曲菌具有潜在的食源性威胁.
鸡肉 空肠弯曲菌 最可能数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 多位点序列分型
张腾飞 韩梅 程伊洛 罗青平 邵华斌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武汉430064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244-245
2015-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