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潘家大铜坑多金属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特征
潘家多金属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的东段,矿化带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蚀变带、不同岩性地层接触界面或地层中断裂破碎带内,有多种接触蚀变带.由岩体接触带碳酸盐岩地层,金属成矿元素分别为W-Mo→W-Cu→Cu-(Pb-Zn)→Pb-Zn-Ag,蚀变类型由岩体自变质的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云英岩化、叶腊石化过渡为接触带附近的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再到围岩的矽卡岩化、碳酸盐化、角岩化等.成矿元素分析结果显示,W、Mo元素在岩体内含量较高,而Cu、Pb、Zn、Ag主要在矽卡岩带内富集,各成矿元素在未蚀变角岩中的含量均较低.矿化蚀变的明显分带性是岩体和地层成矿差异性及矽卡岩带内微裂隙系统发育的不均匀性所致.
多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找矿工作 蚀变矿化分带
刘贺军
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杭州,310023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53-162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