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循环农业耦合开发策略及提升建议--以福建省长汀县等3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为例
本文通过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阐明了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循环农业开发有效结合的协同性,并以长汀县、宁化县、平和县等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为例进行分析与说明.结果表明:1)进行山地植被恢复,可推广”乔-灌-草”立体覆盖种植;2)山区开展生态养殖,可采用”林-草-牧-肥”优化耦合模式,有利于农牧结合优势的充分发挥;3)应用固液分离收集处理猪粪技术,生产果树专用肥,COD累积去除率达99.8%;4)长汀县进行烤烟用地适宜性评价表明,79.94%耕地适宜烟稻轮作,并循环利用秸秆培肥地力;5)开展基础条件调查和定位监测表明,紫色土壤区的山地适宜发展”草-牧-沼-油茶”生产模式.总之,水土流失治理要实施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应与循环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双赢互利发展.另外,建议要健全政策机制,鼓励更多企业、个人投入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循环农业综合开发之中,以取得经济、社会与生态的综合效益.
山地 水土流失 循环农业 水土保持
翁伯琦 罗旭辉 张伟利 王义祥 应朝阳 钟珍梅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丘陵地区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0013,福州福建;农业部福州农业环境科学观察实验站,350003,福州福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丘陵地区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0013,福州福建 农业部福州农业环境科学观察实验站,350003,福州福建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265-275
2015-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