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白垩纪晚期翼龙及鸟类生存环境分析
临海浙江翼龙、长尾雁荡鸟为翼龙类和鸟类新的属种,化石赋存于浙江东部晚白垩世形成的小雄盆地地层中.通过对化石骨骼结构及生态习性分析,结合地质背景、古地理、古生态环境,以及化石产地剖面岩性岩相、沉积构造、化石赋存状态、古植物及孢粉组合综合分析认为:小雄盆地继承了早白垩世晚期永康期陆相盆地的构造格局.晚白垩世小雄早期,盆地间分布着众多残存的湖泊沼泽,它们是翼龙类和鸟类最后的栖息地.受间歇性火山喷发影响,空落相火山碎屑物导致湖泊萎缩及沼泽化、水体酸化、气候干热,是造成生活在湖泊沼泽周边和翱翔于天空中的翼龙及鸟类集群死亡的主要因素.小雄中晚期,公园经历了较大规模的酸性岩浆喷溢及火山喷发堆积,为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流纹岩地貌演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翼龙类 鸟类 生存环境 国家地质公园
张岩 齐岩辛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杭州市萧山区,311203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30-39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