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析运用强化理论激励职工积极性

强化理论是激励理论的一种,属于管理心理学范畴,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职工心理动机的研究,来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手段,促使职工认识到哪些行为是组织所鼓励的,哪些是组织所不愿意其发生的。在强化理论的应用中,医疗结构管理人员应该做到:第一,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正强化员工可以培养员工,提高员工的自信心,拉近管理者与职工的距离。在正强化中,设置鼓舞人心的管理目标是一种正强化方法,但要注意将单位的整体目标和职工个人目标、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等相结合,并对在完成个入目标或阶段目标中做出明显绩效或贡献者,给予及时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强化物),以求充分发挥强化作用。第二,负强化(尤其是惩罚)手段要慎重。在运用负强化时,应尊重事实,讲究方式方法,处罚依据准确公正,这样可尽量消除其副作用。将负强化与正强化结合应用,一般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三,注意强化的时效性。采用强化的时间对于强化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及时强化可提高职工行为的强化反应程度,但须注意及时强化并不意味着随时都要进行强化。不定期的非预料的间断性强化,往往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在管理中要对职工进行奖励,适时性原则是奖励的一个重要原则。适时奖励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第四,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由于人的个性特征及其需要层次不尽相同,不同的强化机制和强化物所产生的效应会因人而异。因此,在运用强化手段时,应采用有效的强化方式,并随对象和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第五,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信息反馈是强化人的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应用目标结果进行强化时,定期反馈可使职工了解自己参加各项工作的绩效及其结果,既可使职工得到鼓励,增强信心,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修正所为。

医疗机构 职工积极性 强化理论 激励机制

葛海燕

华东疗养院

国内会议

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61-63

2014-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