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老年人患内科慢性病后角色发生了改变,心理失去平衡,护理人员要学会耐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说,了解病人的心理感受,选择交流方式,运用交流技巧,取得病人的信任。介绍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生活上多关心照顾,及时认真的回答他们的问题,给予他们心理上热情的慰藉及支持,帮助他们找回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觉得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休闲活动,建立娱乐室,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老年患者人院时一般存在焦虑和恐惧感,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是心理护理的第一步。应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亲切语言接待患者,使其尽快消除陌生感。住院期间患者由于知识缺乏,对检查、治疗、护理等措施不了解,担心、怀疑治疗效果,易产生恐惧和绝望心理。护理人员要制定健康教育宣教计划,患者通过宣教能够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预防保健措施,解除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及总分等项目评分较心理护理干预前低(P<0.05),提示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内科慢性病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临床疗效
张静 焦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疗养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92-294
2014-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