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指导的华法林用药研究
个体对药物的不同反应主要源于外界环境因素改变和机体本身的遗传变异,根据个体遗传差异来选择药物及其剂量,从而实现个性化以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华法林的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并且已经将华法林剂量与遗传变异相关性的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临床来指导临床实践。 本文首先依靠快速的基因检测方法,回顾性研究了63例病人样本的华法林相关基因型,并研究了结合病人基本情况推算了维持剂量,通过SPSS软件究了通过该公式计算的维持剂量和实际剂量的关系,并通过散点图计算其趋势曲线,得到二者的相关性达到了42.7%,该结果与近期国内外研究结果类似,说明本检测方法在临床快速基因检测中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和而通过公式计算的推测剂量。 前瞻性的研究通过对20名患者进行了华法林相关基因的分型并结合病人的基本情况,依据文献的公式及方法确定了病人的建议初始给药剂量和建议维持给药剂量,二者相关性(R)甚至达到0.7以上,说明在不考虑患者自身生活习惯(吸烟、作息情况等)等条件下,可以给出50%推测剂量基本吻合与实际剂量。并且经过相符比例的计算,约35%的患者按照建议剂量服药后不需或只需1次调整剂量即可达到稳定维持剂量,可以有效较少病人的痛苦,具有较高的指导用药价值。 但是本实验由于条件限制,前瞻性研究规模很小,病人多为老年人,且突变机率较高,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以进一步优化本研究所述的基因检测指导用药方法,同时,进一步验证其的临床意义。
华法林 合理用药 基因组学 临床应用
张浩 冯琳琳
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305-309
2014-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