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2011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51.27%,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由于城市化程度不同,按照城市化率的差异区分两种城市化类型是重要的,一是城市化率在50%以下的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市等,这可称为低城市化率的城市;二是城市化率已达到或超过了80%以上的一线城市,诸如上海、北京、广州等,这可称为高城市化率的城市.在新时期中,这两种类型的许多城市都提出了新型城市化战略,诸如北京、广州以及许多二三线城市等。所谓新型城市化指的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所赋予的时代与地方特征,诸如文化、生态环保与创新等。其中,文化是特色,生态环保是生产与生活环境的标准,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与推动力。把新型城市化的时代特征与两种城市化类型相结合,就形成了高城市化率的新型城市化与低城市化率的新型城市化。做这种区分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观察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城市化率的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和动力机制。广州应将集聚优势快速转化为集聚动力,为此,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重视合作,加速改革。
城市化进程 集聚动力 合作机制 可持续发展
王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47-51
2012-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