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美白对虾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的过敏原性消减方法探讨

选取超声(300W,3min)、酶解(35℃,10 min)、超声结合酶解(300W超声3min,再35℃酶解10 min)的方法处理南美白对虾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通过检测主要过敏原含量和免疫活性的变化,分析3种处理方式对虾类过敏原免疫活性的影响.经过酶解和超声结合酶解这2种处理方式后,分子量为36 kDa的主要过敏原蛋白明显降低,免疫印迹和双抗夹心ELISA的结果显示其免疫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经无花果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处理后的样品的双抗夹心ELIS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这两种酶对Tm的降低效果较好;消减效果次之的是-胰凝乳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但是,只是超声的情况下原肌球蛋白免疫活性与对照样品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根据处理所用温度选择合适的酶的种类是首要考虑因素;其次,选择酶切位点多即特异性酶切位点少的酶,最后再考虑通过辅助手段如超声波处理后能到达预期效果的酶.

食品加工 原肌球蛋白 过敏原性 消减方法 安全管理

孙佳益

国内会议

上海海洋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论文报告会

上海

中文

55-62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