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盐度胁迫对尼罗罗非鱼鳃氯细胞调节变化的影响

采用扫描电镜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鳃中氯细胞的分布,及其不同盐度(0‰,10‰,20‰,30‰)胁迫对氯细胞数目和形态变化的影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氯细胞分布在鳃丝的鳃小片基部,根据其表面开口长度,可分为3种亚型:Ⅰ型(>6.5 μm)、Ⅱ型(3.2-6.5μm)和Ⅲ型(<3.2 μm).不同盐度下氯细胞总数目变化趋势为10‰<0‰ <20‰ <30‰.从0‰盐度转移到10‰盐度后,氯细胞总数目减少,主要是由于Ⅰ型氯细胞数目显著下降.20‰盐度中的氯细胞数量高于10‰盐度,但不显著.30‰盐度中的氯细胞数量随Ⅲ型氯细胞数量的显著提高而增加.免疫组织化学进一步证实了不同盐度条件下Na+-K+-ATPase免疫反应性细胞均分布在鳃丝的鳃小片基部.本研究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可通过改变鳃氯细胞数量和形态结构来适应环境中的盐度变化,推测Ⅰ型氯细胞和Ⅲ型氯细胞分别在低盐、高盐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尼罗罗非鱼 鳃上皮组织 氯细胞 离子调节 盐度胁迫 饲养管理

庄青青

国内会议

上海海洋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论文报告会

上海

中文

158-163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