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正攻邪学术思想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
慢性肾脏病可由水肿、淋证等多种病症发展而来,其病程冗长,病机错综复杂,既有正气的耗损,又有时邪蕴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从张从正的攻邪学术思想出发,纵观近几年的文献,阐述了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旨在为进一步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临床经验和治疗思路,指出慢性肾脏病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由于脾肾损伤及浊毒在体内蓄积的程度不同,因此不同时期其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可以脾肾虚衰为主,或以浊邪壅滞三焦为主,或虚实征候并见.病位主要在脾、肾,波及肝、心、肺、胃等诸脏腑.本病病机关键是肾之开阖功能失调,肾失开阖,不能及时疏导、转输、转化水液及毒物,而形成湿浊、湿热、瘀血、尿毒等邪毒,进而波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而产生临床诸证.
慢性肾脏病 中医理论 发病机制 攻邪学术思想 张从正
郭融 刘旭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510405 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 广东广州510120
国内会议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
广东肇庆
中文
169-172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