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民乐单音的音形感知及谐和性初探

人在听到音乐时,会不由自主的在脑海中产生一些关于声音图形的想象,也就是中国人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听感的谐和与主观感知到的音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本文从民族乐器单音的角度入手,选取民乐交响乐团中常见的吹、拉、弹三类6种乐器的a1音高单音,通过对有理工、音乐学习背景、无此二种学习背景、以及有心理声学实验经验这四类被试的研究,讨论了主观感知到的音形与单音谐和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主观感知到的民族乐器单音音形与其谐和度评价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当单音谐和性较好时,容易被感知成圆形、对称多对象图形及点状图形,而当单音谐和性较差时,则容易被感知成线条图形、凸多边形、非对称多对象图形及其他弧边形.随着单音谐和性的下降,感知到的音形从圆润饱满的对称图形向扁平尖细的非对称图形转变。

民族乐器 单音 音形感知 谐和性分析

陆赫 张婧颖 孟子厚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声学研究所 北京 100024

国内会议

2015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

武汉

中文

268-272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