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朱德润的《浑沦图》

今天传为元代画家朱德润(1294-1365)的作品只有29件,其中不乏伪作.1349年完成的《浑沦图》是其的代表作品之一.由于朱德润的传世作品较少,其光芒也为元四家所掩盖,今日对《浑沦图》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旨在在元代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和朱德润的生平经历下,结合图、画和题跋内容阐释《浑沦图》的意义.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将对画卷整体进行描绘,这其中包括朱德润的《浑沦图》部分、引首部分、以及《浑沦图》之后二十余位明清文人的题跋,并从这些题跋中了解作品的流传史;第二部分,将重点分析朱德润《浑沦图》的画面,这其中包括《浑沦图》最左边对坡石虬松的描绘,几乎位于画面中间抽象的”圆圈”图形、以及最右边的文字部分——”浑沦赞”.将此《浑沦图》与李成、郭熙作品的比较,可以看出朱德润此幅画面中的坡石虬松部分的描绘沿袭鲁北宋以来北方绘画传统;对于《浑沦图》上被高居翰称为”宇宙图形”(cosmic diagram)的圆圈的意义,将在下文中通过对比赵孟頫的”红衣罗汉像”,南宋廓庵禅师的”十牛图”、”圆相图”(Ens ō)等,以及朱德润另一幅作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松溪钓艇图》等作品的比较;并结合画面右边朱德润书写的”浑沦赞”予以阐释.并阐述这对朱德润创作《浑沦图》有可能的影响.文章最后,尝试从十四世纪上半期元代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朱德润的特殊的仕途经历等方面来理解这些对朱德润绘画风格转变、特别是《浑沦图》的创作所带来的影响.

绘画作品 《浑沦图》 社会背景 文化环境 朱德润

曲艺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艺术青年学者论坛

南京

中文

133-142

2015-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