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像环路”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匹配--以清代狮子林为例
”图像环路”原为金兹堡图像证史时提出的专业术语,属历史学范畴,后由柯律格进行创造性拓展而被用于中国视觉图像艺术的领域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极强的视觉观赏功能,且筑园形式受中国画影响颇大,因此适宜艺术学科图像环路的概念范畴.而园中山水、草木的配置形式的确应和了该概念.南宋晚期伊始,中国山水画以图文互补的形式出现,这是中国画的特色之一,因此受绘画理论影响的中国园林除纯形式图像的景观以外,带文字的景观是否适用图像环路的概念也值得探讨.同时,园林整体也可以被视为图像环路进行异地传播,清代北方模仿的两座狮子林即是范例.乾隆在北方仿造狮子林除狮子林本身的人文底蕴与禅学哲思以外,乾隆的个人的人文情怀、对江南的向往以及作为异族统中原的帝王的身份也起了相当大的影响.
古典园林 图像环路理论 景观构建 文化内涵
耿钧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32-246
2015-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