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失聪”到”失语”,从意向到存在--对现象学相关美学叙辞的一次梳理以及由此阐发的音乐美学学科相关思考

艺术学有着先天的悖罅隙,音乐美学也是如此.人们总说,语言终止时,艺术兴起,而中国古人也有类似的说法.悖论引发悖谬,音乐既然是兴于语言之后,那如何用语言来描绘语言之不能所及的地方这一问题就凸显起来.本文选择向现象学乞灵,以回答关于艺术学中音乐美学的诸多问题,而在此文中,将之总结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音乐怎么听,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美学怎么说.学科基点,也是学科的悖谬.罅隙让一切的近变成了远,但也让一切的”在”得以自然显现.在对”音乐怎么听””美学怎么说”的两个设问提出并自问自答后,初步试图缝合在音乐美学学科语境中临听与书写的罅隙,提出:如何听:悬置听觉,在听-觉中美事实呈现.如何说:解构语言,在语-言中美实事显现.

音乐美学 现象学 语言叙述 学科语境

赵文怡

上海音乐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艺术青年学者论坛

南京

中文

294-309

2015-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