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现代公共艺术媒介的社会性功能--对马来西亚公共艺术创作与活动的启示

现代公共艺术艺术使用的各种媒介都是以艺术家为主体,这也是艺术家随着社会的变迁,受到社会各种文化发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逐渐积累了艺术家对公共艺术的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从普遍纯美术的审美倾向走上了装置艺术、壁画、行为艺术等各种形式观念性的表现,为达到继承环保精神、彰显社会诉求公义或文化交流来作为与社会互动式的艺术创作.本文试着从马来西亚公共艺术创作的一些个案与群体艺术活动,作出横向与纵向的研究,甚至对近几年蓬勃发展中的艺术祭、艺术嘉年华或艺术节等各类艺术活动的课题规律,围绕这艺术内涵、艺术语言、社会反馈进行对社会功能的研究,指出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公共艺术己经是一个置于自由开放的艺术作品,它不仅超越了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而且是以一些流动性、动态性与互动性的艺术展示,拥有自身吸引群众要亲自体验的魅力。从文化产业方面来看,公共艺术形态里的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作品更能呈现多元的面貌,成为未来文化产业连带关系的创意产品发展的新趋势,在超越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还具备转化未来公共艺术产品的潜质,尤其在一些国际平台上艺术活动,可能会发展成为现代公共艺术多种媒介的结合体,提升现代公共艺术媒介的传播效应。

公共艺术 社会功能 文化交流 媒介传播

保罗·梅德顺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艺术青年学者论坛

南京

中文

522-535

2015-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