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会昌县大富足岩体西部铀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随着南岭多金属成矿带及华南地区铀矿找矿的深入,华南地区铀矿无论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甚至碳硅泥岩型,主成矿期多在中新生代红盆期,即上白垩—古近纪时期.大富足花岗岩体西部河草坑铀矿田已发现XX处矿床、矿点,矿化成因类型属花岗岩类型的较多,内带亚型以河草坑、上寮等矿床为主,外带亚型以黄田矿床为主,火山岩型以草桃背、坳子背和小富足矿床为代表,该区处在武夷山北东向铀多金属成矿带与南岭东西向铀多金属成矿带交汇部位,这两条铀成矿带上已发现大量铀矿床;丰富的铀源层是该区铀成矿的有利基础,多旋回的火山喷发、岩浆活动为早期铀矿化、矿体的迁移、富集提供了热动力,是该区铀成矿的关键地质作用。该区构造的发育及其构造的组合形式对铀成矿极其有利。本区地球化学环境,改变了氧化-还原条件,使亲氧性较强的铀元素、铀矿体重新迁移、富集,这也是火山岩型和淋积叠加型铀矿形成的有利环境。铀矿与红盆在成矿时间和成矿空间上存在着生成关系,因此,盆地基底是寻找大型隐伏铀矿床、铀矿田的重要远景区。
铀矿 地质特征 成矿机理 找矿预测
龙诗彪 胡公祥 倪修义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江西赣州 341000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76-83
2014-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