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期望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疼痛背景下期望引起安慰剂效应时,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被激活。研究表明,期望可以激活阿片能神经系统,减少疼痛通路的传递,激活疼痛调节系统,给予安慰剂可以改变改变脑内阿片富集区的神经元活动。分子影像学证实,安慰剂可引起内源性阿片递质的释放。对于不同的疾病,安慰剂效应大小也不同,对于容易受到意识影响的疾病,期望能够引起安慰剂效应;但对于无意识和非自主的生理过程,安慰剂效应只能通过条件作用产生。对于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仅进行语言暗示则难以产生安慰剂效应.病人在针刺前对针刺疗效的合理期望对临床疗效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但患者对针刺的期望并非越大越好,有研究评价了针刺期望对慢性背痛的影响,发现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反而降低了针刺疗效。现阶段对于期望对针刺疗效的评估并无固定明确的方法,主要的测评方法仍是心理学量表.临床治疗中,安慰剂效应时大时小,不稳定强,其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但基本可归为医护人员和医院环境两方面,临床治疗中应最大话的激发期望的安慰剂效应,通过针刺配合心理疗法治疗疾病。
针刺疗法 病人期望度 心理状态 临床疗效
刘存志 徐倩 石广霞 李兆鑫 王麟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7-189
2013-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