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棒-板电极末端有水柱时的空气间隙交流击穿过程与击穿模型研究

通过高速摄像机首次抓拍到了电极末端有水柱时的棒-板间隙击穿瞬间图像,指出击穿时,放电电弧首先起始于喷嘴电极,并沿水柱表面发展,在经过离水柱尖端距离最近的水滴后贯穿剩余空气间隙.研究发现间隙击穿前几个毫秒,离水柱尖端距离最近的水滴会在电场作用下朝水柱方向拉长并形成曲率半径很小的“凸起”,由此引发放电朝水滴处发展.根据棒-水柱-板间隙击穿过程,建立了棒-水柱-板间隙击穿模型,该模型由水柱-水滴间隙与水滴-板间隙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小于11.5%.

输电线路 间隙结构 击穿过程 放电电弧

蒋兴良 袁耀 王颂 彭在兴 邹林 刘芹 张曦 程建伟 金虎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重庆 400030 南网科研院 广州 500080

国内会议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8

2015-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