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某电站锅炉高温受热面管寿命评估

通过对火电厂锅炉服役10万小时后的高温受热面管进行宏观、厚度、胀粗、氧化皮厚度等现场检测以及取样管的金相、硬度、机械性能、氧化皮厚度测量等实验室检验,研究了锅炉高温受热面管的运行情况并对其进行寿命评估.经过10万小时运行,分隔屏B3排及B1和B2排的加持管、末级过热器的102G材质的炉管强度指标下降严重,接近甚至低于标准要求的范围。氧化皮检查结果表明,在所有部件中,末级过热器所有受检管段的氧化皮普遍较厚,根据实际检查结果,炉内材质为G102和T91管段氧化皮厚度的最大值分别达到了0.46 mm和0.36 mm,这表明末级过热器运行温度较高,且经过长时间的高温运行,该部件整体发生了老化,特别是G102的老化状况更为严重取样管金相分析结果表明,末级过热器B34-I和B48-I割管样的金相组织显著老化,达4~5级,与强度指标不达标高度吻合。其他割管样金相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老化,但均不高于3级结合本次现场检验、实验室分析及寿命评估结果综合分析,经过约10万小时的运行后,#2炉高温受热面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材料老化和性能劣化,其可靠性将大大下降,且由于高温受热面已经处于寿命周期的中后期阶段,材质老化和性能劣化速度会加快。

火电厂 锅炉设备 高温受热面 寿命评估

王鹏 贾若飞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710032

国内会议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金属材料专委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太原

中文

610-617

2015-08-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