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济南流域丰、枯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为了了解济南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4年丰水期(5月)和枯水期(11月)对济南流域22个采样点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两时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6种,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卵形彩胃轮虫(Chromogaster ovalis)、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长肢多肢轮虫(Polyarthra dolichopteria).丰水期浮游动物共计4类74种,指示种16种,平均密度为38.77 ind./L;枯水期浮游动物共4类27种,指示种4种,平均密度为3.99 ind./L.根据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阀值对济南流域浮游动物进行评价,丰水期均匀度指数与枯水期相似,其余指数均高于枯水期.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水温和溶解氧是分别影响两时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济南流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存在季节性差异,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水质评价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特征

王博涵 李晨 李丽娟 项珍龙 殷旭旺 杨增丽 赵长森

大连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 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辽宁 大连 116023 济南市水文局 北京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深圳

中文

2147-2157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