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北郊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
为深入了解南京市大气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和理化特性,使用FA-3型9级撞击采样器和青岛崂山KC-120H型智能中流量采样器分别对不同粒径的气溶胶粒子进行膜采样并进行后续实验室分析和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南京颗粒物污染严重,整个观测期间,PM2.5、PM10和TSP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6.5、170.6和199.2μg·m-3,PM2.5/TSP为60%,PM2.5/PM10为68.3%,主要为细粒子污染;颗粒物粒径谱分布复杂,大致呈四峰分布,峰值粒径分别为<0.43、0.65~1.1、3.3~4.7和5.8~9.0μm,其中PM1.1/PM2.1为73.7%,细粒子的污染主要集中在1.1μm以下.冬春相比,冬季PM2.5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春季,但粗粒子春季在TSP中所占的比例要高于冬季;春季的颗粒物谱分布在细粒径,特别是0.65~1.1和1.1~2.1μm粒径段浓度比冬季显著降低,但在5.8μm之后高于冬季.昼夜相比除了0.43~0.65μm,在绝大部分粒径范围,颗粒物浓度夜间都大于白天.南京北郊气溶胶污染的周末效应比较明显,细粒子污染周末要比非周末严重,粗粒子污染程度相近,非周末略重;细粒子的浓度差别主要在0.65~1.1和1.1-2.1μm粒径,周末比非周末高出2倍左右.
大气气溶胶 粒径分布 理化特性 周末效应
吴丹 夏俊荣 曹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物理学院 南京 210044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3336-3341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