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高寒牧区草畜平衡动态变化研究--以果洛藏族自治州为例
以果洛藏族自治州高寒牧区为例,按照“以草定畜”原则建立草地理论载畜量的估算模型,根据2006-2010年实测产草量资料、1961年以来牲畜资料和三江源区18个气象站点的同期气候资料对载畜能力和草畜平衡动态变化以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草畜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10年全州草地理论载畜量为606×104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479×104羊单位.2006-2010年全州草畜平衡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由2006年13.20%的超载率下降到2007年3.20%的超载率,2010年未超载,基本实现了草畜平衡.这些变化受益于2005年以来生态移民、禁牧减畜、退化草地治理、人工降雨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②各县之间草畜平衡态势差异明显.久治县差异最为显著,由2006-2009年的未超载变为2010年高达36.79%的超载率.其余5县均由2006年不同程度的超载变为2010年的未超载.③降雨量、≥0℃积温、实际载畜量是影响该州牧草产量的主要因子,年降雨量、≥0℃积温与牧草产量呈正相关,而实际载畜量与牧草产量呈负相关.
高寒牧区 产草量 载畜量 草畜平衡 空间分布
李芬 张林波 朱夫静 王德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5694-5700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