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异常压力成因分析
通过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恢复并结合测井、地层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古压力发育情况及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及讨论,研究认为该区上古生界石盒子组、山西组普遍存在着超压,并且在山西组表现的相对较高;但认为这种超压的形成机制并非以往所认为的压实不均衡,而是由生烃增压所造成,主要体现在沉积速率较低,测井响应异常不明显,成岩阶段晚期岩石较致密无法形成压实不均衡状态,以及储层压力系数与生烃强度之间有正相关关系等方面.另外,通过建立生烃增压的数值模拟并与盆地模拟相结合可对生烃增压大小以及其在剖面上的演化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超压形成时期主要发生在气藏进入大量生烃期之后,并且累计生成的超压与试气产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间接说明了形成超压的主要成因为生烃超压,并且这种超压作为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为成藏起到了一定的贡献作用.
油气藏 流体包裹体 生烃增压特征 上古生界 数值模拟 鄂尔多斯盆地
王倩 赵靖舟 李军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710065;陕西省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65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91-99
2014-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