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儿山矿田豆乍山花岗岩中暗色包体特征及成因探讨
暗色包体与花岗岩的宏、微观特征、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表明,豆乍山岩体内中细粒花岗岩与暗色包体锆石铀铅同位素年龄一致性,排除了暗色包体来源于深部固体变质岩石残留体或浅部围岩捕虏体可能性,而它们在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锶钕同位素特征上的明显差别又排除了同源包体或析离体堆积体的可能性,暗色包体比花岗岩小得多的颗粒度也是否定同源说或堆积说的关键依据,因此苗儿山豆乍山花岗岩中暗色包体上述特征充分显示了它们是中基性岩浆与花岗质岩浆相互混合时不完全混合的残留,提供了暗色包体熔浆主要是岩石圈地幔熔融,地壳混融和分离结晶作用的综合产物,亦不排除软流圈地幔岩浆直接参与的可能性.沙子江——瓜里地区很可能是偏基性岩浆与酸性花岗质熔浆发生混合的一个重要注入中心,对整个苗儿山矿田特别是豆乍山岩体的成岩成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花岗岩 暗色包体 地球化学 地质构造
方适宜 范立亭 陶志军 刘飞宇
核工业二三○研究所 湖南长沙市410007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8-25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