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造山带南段构造变形研究
前人对雪峰造山带构造变形的认识尚存在较多分歧.本文通过构造剖面测制并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对雪峰造山带南段的不整合特征、形变类型、变形时代和强度、剖面结构以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成因机制、构造体制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和进展.①雪峰造山带南段形变类型主要有板劈理、褶皱及与褶皱同走向的逆断裂、正断裂、左行和右行走滑断裂等.②加里东运动和早中生代构造运动(印支运动与早燕山运动)中均存在明显的挤压变形,构造体制均为NW向~NWW向挤压,形成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加里东运动尚形成了板劈理.③雪峰造山带南段以溆浦-靖州断裂为界分为东带和西带,分别为加里东期雪峰逆冲推覆构造的根带和中带.加里东运动中东带变形强度显著大于西带,表现在东带板劈理发育且褶皱相对紧闭,而西带板劈理不发育且褶皱相对开阔.岩层倾角、不整合特征、抬升幅度、先期构造线偏转等表明早中生代构造运动中东带变形较强,而西带变形微弱.(④劈理优势倾向以及褶皱轴面和逆断裂的倾向,反映雪峰造山带东带加里东运动和早中生代构造运动中均具有背冲构造样式,但后者背冲构造的中轴相对前者显著向西迁移约20km.(⑤溆浦-靖州断裂以东在加里东运动中成为雪峰推覆构造的根带,主要与其块体强度低及南华纪早期为一断陷深槽有关.
雪峰造山带 地质构造 变形机理 动力学特征
柏道远 钟响 贾朋远 熊雄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长沙 410016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92-102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