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理论及方法论若干问题的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大陆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目前城市化建设用地需求已给城市土地供应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能够既满足城市化的必然进程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又尽量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达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使促进城市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成为现阶段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问题在分析《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在理论和方法论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节约与集约概念内涵的混淆、社会和生态效益评价被忽略、尺度效应下评价体系的不合理、对资源消耗的政策误导、评价体系的区域特征性缺失和评价结果的可验证性不足等六类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节约与集约的概念内涵区分、增加社会和生态效益评价、增强评价指标的区域特征和尺度特征性、增强协调度评价从而增强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和可解释性等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评价方法的优化途径.
城市建设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指标 区域特征
白钰 宋娟 金丽国 曹林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研究中心,天津 300042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35-139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