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贵阳市某奶牛场寄生虫调查与治疗

目的:为了解贵阳市某奶牛场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并进行针对性防治. 材料方法:采集新鲜血液和粪便各50份,分别应用血推片法和尼龙兜淘洗虫卵法,进行血液原虫和消化道寄生虫的检测. 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血液原虫主要为巴贝斯虫和附红体,感染率分别为22%(11/50)和44%(22/50);消化道寄生虫感染主要为吸虫、绦虫和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4%(7/50)、8%(4/50)及2%(1/50).经贝尼尔和阿苯达唑治疗后7d,复查显示巴贝斯虫及消化道寄生虫治愈率均达100%,效果良好;而附红体治愈率则为68.2%(15/22),效果也较好,故上述药物可用于该牛群寄生虫病的驱虫治疗. 结论: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贵州省的奶牛养殖都有较大比例的青草饲料,而这也导致了寄生虫病的易发频发。寄生虫病多为慢性、消耗性疾病,不仅消耗体内营养,使饲料报酬率降低,还会因机械性损伤、分泌毒素等使奶牛长期处于病理状态,产奶量下降,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寄生虫感染后则需要应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驱虫治疗,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一般抗吸虫药物的废奶期为10~60d,若驱虫药物滥用,不仅带来经济浪费,严重还可能引发药物滥用带来的牛奶食品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等一系列问题;而驱虫效果不佳,不仅影响牛奶产量和奶质甚至导致奶牛死亡。当前由于奶牛寄生虫种类繁多,不同奶牛对寄生虫的易感性相异,加之奶牛寄生虫对驱虫药敏感性不同,且各个养殖场的寄生虫感染特点不一,各个奶牛场根据经验采用传统方式。科学合理的奶牛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要通过对寄生虫病的诊断、监测与防治,明确奶牛寄生虫的感染种类及适用驱虫药物。

奶牛场 寄生虫感染 流行病学 疾病治疗

王开功 文明 周碧君 程振涛 肖超能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省动物疫病研究室,贵州贵阳550025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

国内会议

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3-33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