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舌病病毒VP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蓝舌病(Bluetongue,BT)是由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蓝舌病病毒引起,由库蠓等昆虫传播的反刍动物非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绵羊、山羊,牛为隐性感染.由于发病绵羊持续高热、消瘦、口鼻和胃粘膜出现溃疡损伤、口腔粘膜及舌头发蓝,因此命名为蓝舌病.蓝舌病VP7蛋白位于病毒颗粒内衣壳的最外侧,约占病毒成分的36%,是主要的血清群特异性抗原,因此获得针对VP7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就为蓝舌病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本实验筛选出两株针对VP7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其中一株单克隆抗体与蓝舌病24个血清型都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群特异性,为建立特异的蓝舌病免疫学ELISA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VP7蛋白相应的抗原表位的定位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反刍动物 蓝舌病病毒 VP2蛋白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特性
王文世 张翠云 李文京 吴东来 孙恩成 刘霓红 杨涛 徐青元 秦永丽 赵晶 冯瑜菲 魏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开放实验室,哈尔滨150001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125
国内会议
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0-40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