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谷肉鸭肝脏脂肪代谢的特点
目的:为了弄清鸭肝炎病毒对雏鸭的易感性的特点,对生长期肉鸭的肝脏脂代谢进行了研究。 材料和方法:42只1日龄樱桃谷雏鸭自由采食,分别于饲喂后的第3、7、14、21、28、35、42d进行分批剖杀,采集肝组织和血浆,进行血浆内脂代谢相关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酯(CHOL)的检测:索氏提取法测定肝脏内粗脂肪含量、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检测中性脂肪含量和常规石蜡切片进行肝脏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法测定PPARr动态变化。 结果:血浆TC和LDL浓度在3日龄时浓度最高,分别为14.87+2.77 mmol/L 7.78+1.89 mmol/L.和其他日龄相比极显著的高于7日龄以后鸭血浆内的浓度;TG和HDL浓度变化呈现波浪状,但是在第7日TG的浓度最高为2.63+0.58 mmol/L,HDL的浓度较低为3.63+0.4 mmol/L。3日龄雏鸭肝脏粗脂肪最高为38.65+5.43%,随日龄逐渐下降,21日龄后趋于稳定在10%左右,中性脂肪的含量和粗脂肪的含量变化一致。镜下可见7日龄前雏鸭肝组织内大量空泡,14日龄才能明显的观察到肝小叶。肝组织内PPARr阳性信号随着雏鸭日龄增长而增强,到21日龄以后变化不明显。 结论:根据上述的结果3日龄时雏鸭肝脏内脂肪含量最高,3-14日龄肝脏脂肪处于高代谢(转移)的状态。因此在此时雏鸭肝脏如果受到病毒的攻击,就会抑制脂肪代谢,大量的脂代谢中间产物聚集,也包括大量自由基的产生可能是导致这一时期雏鸭易感的原因之一。
肉鸭 肝炎病毒 肝脏组织 脂代谢
谷长勤 程国富 谢长清 胡薛英 张万坡 毕丁仁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430070,武汉
国内会议
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72-72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