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皿法评价苜蓿种质根和根颈腐烂病抗病性
以水琼脂培养基为基质,19个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平皿法测定种质特性与病害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关系,评价苜蓿种质抗病性.其具体做法是:把20粒经表面消毒的苜蓿种子摆放在接种了苜蓿根和根颈腐烂病病原(三种镰刀菌)的水琼脂培养基的表面,置于20C培养箱培养7天后,观察记载发病情况,病害共分5级(0级一健康无病;1级—幼苗初生根尖部位出现坏死斑点症状,但不软腐;2级—幼苗初生根上出现变软和腐烂症状;3级—坏死幼苗,萌发种子幼苗胚根腐烂;4级—霉烂坏死的种子或不萌发而腐烂的种子).分别测定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orum)、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和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对19个苜蓿品种发病率、病情指数及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9个苜蓿品种发病率与发芽率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同时还测定了品种发病率与种质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种子千粒重,幼苗胚根鲜重,胚根长度等与发病率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种子发芽率不论是在人工接种或不接种病原镰刀菌条件下,皆与病害的发病率存在显著负相关.
苜蓿 根颈腐烂病 抗病活性 平皿法
李雪萍 漆永红 郭成 王晓华 刘丹 李敏权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 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67-74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