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处理对草莓植株抗病性的影响
为寻找替代化学防治克服草莓枯萎病的高效安全生防菌和仿生药剂,通过采用吡唑醚菌酯、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多粘类芽孢杆菌和EM复合菌灌根处理草莓苗,研究其对草莓枯萎病的诱抗促生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5种处理均能提高草莓抗枯萎病能力,其中吡唑醚菌酯和EM复合菌对草莓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分别测定处理后草莓根系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及其根际周围土壤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草莓根部POD、PPO和SOD活性提高,哈茨木霉处理后,草莓叶片POD和SOD活性提高,EM复合菌处理后草莓叶片POD、PPO和SOD活性提高,各处理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由此可见,供试诱抗剂对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均有提高,但其诱抗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草莓枯萎病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土壤微生物 抗病活性
肖婷 吉沐祥 杨敬辉 陈宏州 狄华涛 姚克兵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句容212400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344-352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